《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时间:2024-03-19 06:03:53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

设计意图

通过深入研究并挖掘了表演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其由过去的单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活动,转变为包含多种教育因素在内的系列活动。幼儿也由在教师导演下的被动模仿,转变为在教师帮助与支持下的自主活动。在这样的表演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活动目的:

1.熟悉理解作品,能用连贯的语言,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出符合角色性格的声调语气和表情。

2.能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在语言、动作、情节表演上有所增添变动,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能根据故事情节,学会利用各种材料自己设计制作表演道具、布置表演场景。

4.懂得与同伴协商、配合、合作进行表演游戏,能分类、整理收拾表演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青蛙、蝌蚪、鸭、鱼等角色的服饰或头饰;事先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复述故事。

指导要点:

1.出示打乱的图片,老师边讲述边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提问:“小蝌蚪遇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它们还遇到了谁?它是不是小蝌蚪的妈妈?为什么?”“谁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找到她了吗?”“小蝌蚪后来怎么样?”(帮助幼儿依次回忆角色的出场顺序,并进一步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头饰分成大组以图片提示表演。

要求:

(1)记住自己角色的对话,在别人表演的时候能够认真倾听。

(2)鼓励较胆小的幼儿大方地表现。

3.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情、动作进行对话练习。“小蝌蚪的声音是怎样的?”“大鱼呢?”“乌龟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青蛙妈妈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你们在表演的时候,带上表情和动作好吗?”

4.幼儿带上头饰分大组表演,要求幼儿跟住自己的同伴,能大方有表情地练习对话。

5.幼儿交换角色继续表演。

6.延伸。

“在表演的时候,这些小动物还可以怎么打扮更像呢?”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准备这些表演的道具。

活动反思:

在班级区域之一的“童话地带”里早就投放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图书,并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进行欣赏、阅读。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对故事中几个角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蝌蚪们几次找错妈妈捧腹不已,并由能力强的小朋友带头进行动作模仿,不久也有几个孩子加入了模仿的行列,但是他们的表演多是无目的性、即兴性质的。为了让孩子的表演活动更有逻辑性和现实意义,我依据孩子的“兴趣点”预设表演的主题。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学情分析: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师应根据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3、能用已经练习说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以识字、写字,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他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为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猜谜语好吗?

小朋友;好

老师: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小朋友:青蛙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青蛙的故事。

(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在水里的动画图片,同时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呢?让我们看看动画就知道了。(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

老师:找到没有

学生:找到了

老师: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不会读的拼拼音,问老师和同学)

(2)组织学生分小组互助学习,看谁认字多,达到初学生字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每组评出认字大王)

(3)认字大王在全班读生字条中的字(读后鼓励)

三、师生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让学生起来说自己是怎样记住某个字的,说得好的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老师: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住?

学生:我觉得姨迎鼓最难记住

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学生读这几个字)

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让学生开火车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

(1)找朋友:阝辶女丁扌支火

可页支(让学生把有这些偏旁的字找出来)

(2)老师设情景,让学生在趣味中巩固字

老师:我也编了一个小故事让你巧妙地记住这些字,你喜欢吗?

学生:喜欢.

老师用课件打出下列内容:

hui ying a yi zhui ding pi gu

黑灰色迎上去阿姨追赶顶着披着鼓着

老师问:是谁迎接上去

学生:是黑灰色的蝌蚪迎上去

老师:是谁在追赶

学生:是阿姨

老师:阿姨追赶,青蛙只有这么样啊?

学生:青蛙只有顶着、披着、鼓着

老师:这个短故事好不好记

学生:好记

(学生在趣味中记住了字,达到巩固的目的)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看着图,带着问题自己读 ……此处隐藏20672个字……整看课件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5、让孩子通过肢体来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

6、活动延伸:

《小蝌蚪找妈妈》反思春天到了,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柳树发芽了,山茶花开了。吃完饭我带领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后操场与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找春天。

踏着春天的气息我进行了语言教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感触颇深,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但是我也发现这个活动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直接以图片的形式导入故事,孩子们也似乎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点新鲜感也没有,每次都是老一套看着图猜猜说说。那么我认为在活动之前可以先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些有关青蛙的图片,或者有可能的话收集到小蝌蚪,把这些收集到得东西放在版面或者教室的桌子上供幼儿观看了解。这样为更好的进行今天的活动作下了伏笔。

其次,我认为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让幼儿参与的比较少,都是我一个人在说缺乏良好的互动。一些旁白可以由我来讲,当讲到一些动物角色的时候,可以大胆的试着让幼儿来参与完成,孩子们对于一些动物的特性其实已经了解的非常清楚,只要加入到里面我想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

最后,虽然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知道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帮助,但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是特别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帮忙。如果再进行一个延伸的话,我想孩子们会对这个故事理解的更加透彻,那么在平时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是否也会学着互相帮助呢?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和青蛙都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五、教学方法:

情境法、演示法、朗读法

  六、教学准备:

PPT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师引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

2、ppt出示谜面

3、生交流,说谜底。(板书:蝌蚪)

4、板书:蝌蚪,引导学生观察词语的特点。

5、出示小蝌蚪图片,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

6、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咱们要不要帮忙?

7、揭题板书

(二)初读识字

1、出示自读提示,指生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字形。

(3)标出课文自然段,说说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2、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多种形式认读,师相机点拨。

(2)出示会写生字,指导观察字形,正确书写,评议鼓励。

3、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检查

(三)再读感知

1、师读课文,生边听边用“——”标注文中的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

2、填空回顾课文

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3、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字词

2、听写词语

3、引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

1、播放情境朗读,学生认真倾听,想一想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交流 ,出示画面,帮助学生说话

3、自读课文,用“——”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2)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2、引导学生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别。

(1)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2)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3)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四、启发思考。

引语:为什么小蝌蚪认定大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

1、点拨朗读。

鲤鱼和乌龟是怎样向小蝌蚪描述他们的妈妈的?用“~~”画一画,读一读。

2、小蝌蚪见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3情境填空,配上动作朗读

(五)发散思维。

1、引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青蛙,听到了妈妈的招呼,他们是怎么做的?

2、找出相应句子,体会蹦、跳、蹬

3、播放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青蛙和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4、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

5、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六)课外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青蛙的知识?

2、出示有关青蛙的资料。

3、欣赏歌曲《小蝌蚪》

  九、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十、板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鲤鱼 乌龟 青蛙

大脑袋 长后腿 四条腿 头顶大眼睛 绿衣裳

灰身子 长前腿 宽嘴巴 身披绿衣裳 白肚皮

大眼睛

长尾巴 尾巴变短 捉害虫是益虫

十一、教后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