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穷人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穷人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穷人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及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师:同学们,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是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户普通的穷人家庭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搁板:屋内固定在墙上放置器物的木板。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
倾听:细心地听。
宁静:(环境、心情)平静。
沉思:静静地想,深深地思考。
黧黑:皮肤黑而黄。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已承受不好的后果,自食其果。作,读zuò,不读zuō。
喃喃:拟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张罗:本课是“料理”的意思。读作zhāng luo。
忧虑:忧愁、担心。
3、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步:学生思考:
(1)本文写的穷人指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
(3)按照以下提示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抱回两孤儿,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渔夫回家,主动提出收养孤儿)
第二步:检查自学情况
(1)本文写的穷人指谁?(板书:桑娜渔夫)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很善良)(板书:善良)你们还读懂了什么?(师随机板书)
(3)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你是怎样分的?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第二部分3—11自然段,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感悟“穷”
1、教师导语: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处处看出“穷”意。现在,请大家快速再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1)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
(2)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3)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4)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组交流,畅谈对“穷”的理解。
5、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1)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3)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
5、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6、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1)“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
(2)“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闪亮,孩子安睡,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形成对比。
(3)通过对比,体会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7、教师小结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这一部分的描写交待了三个要点:
一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穷困的家庭环境;
二是介绍了人物——勤劳善良的桑娜和她的丈夫;
三是渔夫为了一家人正在海上打鱼,与风浪搏斗。
这三点使读者看到了穷人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与后面故事的 ……此处隐藏5598个字……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填空:
()的西蒙()的桑娜()的渔夫
1)、任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
2)、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以自己
想,可以填一点,当然欢迎填几点
3、找合作伙伴交流
4、集体交流。
5、找一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可以自己研究;可以找合作伙伴研究。
6、研读交流:
(1)交流“桑娜的矛盾心情”
(2)朗读体会。
(3)交流对省略号的用法的体会。
7、分角色朗读。
8、提出几个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9、讨论填空:括号中填入的词语,可以概扩三个人所具有的品质。
10、读一读最让你动感情的句子,与同学交流读后感受。
11、续编故事:想一想,说一说,有兴趣的可以写下来。
穷人教案 篇5一、学习目标:
1、结合阅读理解有关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揭示课题。
1、作者为什么将课题定为穷人,课文仅仅写了穷人的穷吗?
2、板书课题:穷人。
(二)阅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渲染故事发生的环境。
2、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桑娜是穷人不是富人?从这段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恶劣的环境、桑娜焦急的心情、桑娜的勤劳等)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三)阅读第二段。
1、学生默读,思考分层。
2、浏览阅读,分组讨论。
3、指名朗读第一层。思考:这一层,你读懂了什么?从桑娜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桑娜的关心和同情)
4、轻声读第二层。思考:西蒙是个怎么样的人?哪段文字最使你动情?(指导朗读,从读中感悟对比描写的魅力)
5、自由读第三层,感悟桑娜的矛盾心理。(分组自由读,小组推荐读,从中体会桑娜的激动紧张担忧后悔坚定矛盾心理过程,启发学生找到桑娜矛盾心理的客观原因)
6、教师小结。
(四)阅读第三段。
1、轻声速读,准备角色。
2、分角色朗读。思考:通过渔夫的言行,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设问:这篇课文叙述了穷人之间的什么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思考练习第三题,体会句子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桑娜夫妇的美好品质。
(七)板书设计。
穷人
勤劳
桑娜
西蒙
善良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淳朴
渔夫
忧虑
熬过去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穷人教案 篇6【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3、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以及穷人的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谈话
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
四、自学课文
五、理清人物关系
有哪些人物?
板书:
桑娜
五个孩子
渔夫(桑娜的丈夫)
西蒙寡妇一个孩子
谁是主要人物?
六、分段
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
七、试读课文
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
八、读讲第一段
(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
(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朗读时,这些一一交待清楚。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
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第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