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4-03-22 06:02:22
实用的科学教案3篇

实用的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有一个小朋友和同伴们说起双休日与大人一起进城玩“钓鱼”一事,说:“钓鱼真好玩,还想玩一玩。”话未说完,其他几个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此类话题。于是,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让幼儿玩得愉快,尽兴同时,做到玩中学、学中乐,玩出智慧,玩出创造力。通过幼儿动手、动口、动脑,为今后其它探索活动打下基础。于是,我们便开始了“钓鱼”大探秘。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磁铁,并了解磁铁的功能;

2、了解磁铁与被它吸住物品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磁铁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了解磁铁与铁制品、磁铁与非铁制品的关系、奥秘。

活动难点:能用不同游戏,小结出磁铁特点;能运用新学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准备

1、不同形状(圆形、方形等等)的磁铁若干。(多于幼儿人数)

2、玩具小汽车一辆、自制放大公路地图一份;

3、猫头饰若干、充气大盆、水、玩具“鱼杆”、“鱼”若干;

4、图钉、回形针等铁制品若干;

5、纸屑、橡皮、铅笔、塑料瓶盖等非铁制品若干。

6、“喜羊羊”画片若干;录音机一台,喜羊羊与灰太狼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看一看、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玩一玩;

1、开始环节:(看一看)

老师拿上自制放大地图一份,玩具小汽车一辆,磁铁一个。开始给幼儿玩起小游戏:一个磁铁藏在公路地图后面,前面放一辆玩具小汽车,小汽车自动的跑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起了学习兴趣。

幼儿目不转睛的看着自由跑动的小汽车,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奇怪,小汽车怎么不会掉下来?”

老师引导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老师说:“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原因吗?”

“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边说边转地图,地图后面露出磁铁,孩子们异口同声说:“一个黑圈圈。”

老师说:“这不是普通黑圈圈,这是有吸力的磁铁,就是它,没让小汽车掉下来。”

2、基本环节:

认一认:

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磁铁,让幼儿认识磁铁。

做一做:

老师让幼儿拿上自己喜欢的磁铁,分组做实验。

用磁铁吸一吸图钉、回形针、纸屑、橡皮、铅笔、塑料瓶盖等物品。

说一说:

你们用磁铁吸住了哪些物品?(图钉、回形针等铁制品。)

哪些物品吸不住?(橡皮、纸屑、铅笔、塑料瓶盖等非铁制品。)

小结:磁铁能吸住铁制品,吸不住铁制品之外的物品。

玩一玩:

玩“小猫钓鱼”游戏。在活动室地上,放几个充气大盆,里面倒入一部分水,水中有许多不同的小鱼。幼儿头戴猫头饰,手握“鱼杆”,钓起盆中的“小鱼”......孩子们沉浸在钓鱼、收鱼、数鱼的欢乐气氛中,老师轻轻地问“小猫”们:“你们为什么会钓到鱼?”“小猫”们低下头仔细的观察自己的“鱼杆 “和“小鱼”,陆续的说:“鱼钩下方有磁铁。”“鱼嘴巴是铁的。”“因为磁铁能吸住铁。”“所以我们会钓上鱼。”

老师说:“孩子们真聪明,用你们漂亮的眼睛、能干的手和嘴巴,看的好,做得好,说得更好。一人一张“喜羊羊”画片送给你们,你们都是“喜羊羊”。

3、结束环节:

总结:磁铁形状多,能吸住铁制品,真好玩。

孩子们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音乐伴奏下,收拾好使用过的物品,归类放好。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走出活动室。 延伸环节:

请你们回家看一看,用磁铁玩一玩,帮它找朋友,看它会吸住家里的什么物品?自己身上的什么物品?书包上什么物品?好吗?

教学反思

自我评析:

磁铁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和常玩的物品,如:文具盒上的磁铁和书包扣上的磁铁,家中的电磁炉等等。课程取材于这一生活题材,但是“磁铁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对幼儿来说非常抽象,所以活动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我由易到难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环节:先让幼儿看一看,再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最后玩一玩中,总结出“磁铁形状多;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真好玩”的科学经验。符合中班幼儿认知特点,能使幼儿在玩中学,有机会参与尝试,无论如何,幼儿都会有自己的发现,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体升,鼓励幼儿不断探索。

对活动效果的自我评析:

优势:

1、选材来自于生活,是孩子熟悉的环境;

2、教师通过幼儿的看、认、做、说、玩一系列参与活动环节,达到活动目标;

3、符合中班幼儿心理特征及教育;

4、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

不足:

1、活动环节衔接不够自然;

2、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适度自由空间狭小;

3、师幼互动氛围较差;

今后改进:

1、组织活动环节应衔接自然;

2、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应给孩子适度自由空间开阔一些;

3、尽可能调节好师幼互动氛围;

完善方向:

1、多途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能力;

2、能依幼儿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4、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5、注重幼儿的整体发展,关注个体差异。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前后左右分辨不清,为了让幼儿正确分清左右等方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运用了日常生活中的垫子,从生活中获取材料,运用地雷阵图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快乐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前、后、左、右的方位指令行动,并学习用语言方式描述路径。

2.理解游戏玩法,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泡沫垫(黄、咖啡色)、大箭头一个、埋雷图两张,彩色长绳两条、白色磁性板两块。

活动过程:

一、 理解箭头

1.提问:在什么地方见过箭头?它有什么用?

小结:在商场、公园、幼儿园等很多地方都能看见箭头,它能告诉我们方向。

2.尝试按箭头指令跳格子。

二、穿越地雷阵

(一)试玩游戏

玩法:两队各派三名队员,在自己的阵地上,找一个黄格子站好,看箭头听指令跳格子,每次只能跳一格。

提问:谁有什么好办法,能分清左右呢?

小结:拿筷子,拿笔的手通常是右手,这些小窍门你能帮助我们分清左右的。

(二)第一、二次游戏

玩法:每队派两名小兵从起点出发,向终点前进。途中不能踩到地雷。

小结:在遇到地雷不能向前跳的时候,可以向左或者向右跳,但是不能掉出地毯。

(三) 第三次游戏

玩法:每队各派一名小士兵去对方阵地摆地雷图;游戏开始,每队派一人跳格子,其余小士兵发指令帮助本队士兵通过地雷阵,先到终点的为胜。

规则:两队轮流一个接一个的为自己队发指令。

小结:指令发的清楚正确,才可能走得又快又安全。

三、延伸:幼儿自己尝试埋地雷

分享:哪一条路最近?用绳子丈量的方法。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形状、高矮等不同的桌腿其承重力不同。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若干,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胶棒、记录纸、记录笔若干。

2、照相机一架、电脑一台。

活动过程:

一、 “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变成的?还能用什么方法将纸变成其它的东西?

2、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用两张纸来做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桌子,比一比看谁的桌子放的积木多,并用记录笔将所放的积木块数量记在记录纸上。 二、幼儿探索:

幼儿尝试用两张纸做成不同的桌子,往桌面上放积木块,并做记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拍照。

三、交流分享:

1、教师将照好的照片用对比的方法在电脑上再现。

2、每展示一组桌子后提问:

①这两张桌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哪个积木放的多?

②两张一样的桌子、为什么一个积木放的多?一个积木放的少?

3、教师小结:桌腿粗、桌腿矮、积木放的多,积木交叉摆,摆放的块数多。

4、鼓励幼儿做出承重力更大的桌子。

四、发挥创造:

1、幼儿再次探索,根据原有和刚刚获得的经验,做一个能放更多积木块、更稳定、更结实的桌子。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五、观察推测:

1、教师将桌子做好,请幼儿猜一猜能放多少块积木。

2、教师将一筐积木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桌子能否承住。

3、提问:为什么我的桌子能放这么多的积木?

4、教师小结:桌腿越矮、越粗、放的积木就越多。

5、请幼儿帮助老师收拾材料,并放入活动区。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继续到活动区探索桌子的承重力。

《实用的科学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