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缸救人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砸缸救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砸缸救人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司、假、缸”等13个生字,通过观察示范,知道正确书写“别、到”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朗读感悟司马光砸缸的词句。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出示学生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喜洋洋”,谈话:这是谁?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2、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和喜洋洋有相同的地方吗?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出示PPT。
告诉学生这个孩子是个复姓,姓“司马”,名“光”。
3、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一段。出示PPT,请学生们读一读。(注意“古时候”的读音)
二、看图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PPT看图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提示:谁在干什么?司马光砸缸救人。
2、过渡:这是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故事,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包括舒老师小时候都读过这个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启迪,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注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
A、PPT自由读生字新词,想想哪些生字的读音要特别提醒自己。
B、PPT,抽生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C、PPt,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齐读,2-5段抽生读。
四、深入学习2、3段
过渡:小朋友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司马光玩的花园看看,那里有什么呢?
1、ppt抽生读2、3段。
教师问:有一回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什么?
PPt10,教学“假山、水缸”假对真。
师生配合读“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抽生读。
2、多美的花园啊,多么愉快的游戏。突然,大家听见“扑通”一声,啊——原来,ppt学生齐读第三段。抽生读,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3、男女生分读2、3两段。
4、教师小结:是啊,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如果不及时施救,他就会马上淹死的。
五、深入学习4、5段
1、ppt,自由读4、5段,两段话分别写了谁和谁?引出别的小朋友。
2、PPT小朋友掉到大水缸里去了,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的呢?相机学习:慌(板书“慌”,为什么会慌,当你慌张的时候,生:心会跳得特别厉害,怪不得“慌”是竖心旁呢!原来“慌“的意思和心情有关)
PPT先看图说一说,接着教师引读“有的……有的'……”句子。
抽生回答:A、板书:吓哭
B、叫喊 (谁来说一说,他们会怎么叫喊呢?大家听,某某同学的声音真响啊,像这样高声呼救就叫“叫喊”。)
C、PPT当他们找到大人后会怎么说:用上“假山、一不小心、大水缸”复述故事的起因。
3、学习第5段
教师引入下个环节:是呀,等这些小朋友把事情的起因说清楚,那个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早就淹死了。
A 只有司马光“没有慌”,舒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好词板书:不慌不忙。
B、 在这危急的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大声读读第5段,一边读,一边用圆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C、 交流,相机板书:举起 砸
D、怎样砸呢?(使劲砸)大家上课听得这么认真,舒老师奖励大家来做游戏,谁愿意来配合我来完成这个游戏呢?谁能把舒老师推倒?(采访:帮助学生理解“使劲”,司马光为什么要使劲砸那口缸?正因为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缸才被几下子砸破了。)
E、 抽生读——齐读第5段
F、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教师送词语:机智勇敢、见义勇为。
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儿歌。
几个小朋友,大家花园玩。
扑通一声响,有人掉水缸,
大家吓坏了,慌里又慌张。
有个小朋友,名叫司马光,
搬块大石头,使劲砸水缸,
水缸砸破了,伙伴得救了。
聪明机智的小儿郎(láng),
见义勇为的好榜样。
2.指导书写:别、到。
板书:
有的吓哭
别的小朋友 慌了 有的叫喊
司马光 没有慌 举起 使劲砸
砸缸救人教案2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
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
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
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
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
哗夸机智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
2.填空:这是一只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0Ll,高声
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
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
(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
学了司马光,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
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
慌字中间没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