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一)教材解析及地位。
《诉衷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板块的第二课。第六板块的主题是抒怀。陆游在《诉衷情》这首词中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慨。本板块的“表达”是“美德在我身边”。而诗人的爱国的美德,这也正是我们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因此教学本课时要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对诗歌的要求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根据以上所述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和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书下注释、借助资料、查找工具书等方法自学这首词,了解词的大意。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这首词,抓住“匹马”、“梦断”、“觅”、“暗”等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3、通过对词中运用的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品读、联想等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三)说教学重难点。
确立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词的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体会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教学难点是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四)说学生。
我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查找了有关陆游、陆游的诗、创作背景以及南宋历史方面的资料。
二、说教法。
本节课以体会诗人情感作为教学主线,思路清晰。通过课前积累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让学生认识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然后通过深入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陆游还是一位充满悲愤、无奈、遗憾、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诗人。在人物形象丰满的同时理清词的情感线索,达到理解词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意义的作用。”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导读法和讨论法。
1、情境导读法。
情境导读法是指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的教学方法。这首词苍凉悲壮,慷慨沉郁,采用情境导读的方法,能使学生更深入体会作
者的情感历程。一是开发课程资源,补充陆游的充满豪情的诗句激发情感,朗读词的上阙的前两句;二是用古代战争的视频凸显陆游的英勇和报国之志,再读上阙的前两句;三是用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一咏三叹地引读下阙,激发学生情感;四是选择恰当的音乐创设情境,配乐朗读体会诗人的壮志未酬的悲愤;五是老师用激情的范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入诗人的内心;六是以诗解词创设情境,引入《示儿》一诗,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梦,再读这首词。
2、讨论法。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议论纷纷,对同一词句有多元的理解,对诗人的情感有不同的体会,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以统一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
“教为不教,学为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课采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老师先做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学词的方法和学诗的方法是一样的,在学生回忆出以前学诗的方法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再以学定教,发挥老师导的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分三大板块。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让学生回忆陆游的诗歌,背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从中知道了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齐读后学生读题解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陆游是一位爱国的诗人,初步感知。了解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练习朗读。要求读正确、通顺。
2、指名读,学生从这两方面评价。
3、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词读正确、通顺。)
三、品读词,体会情感。
1、教给学词的方法。
“学习词和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一样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都用哪些方法学习古诗了?”学生可能会说:“通过书下注释。” 有的可能会说:“借助资料。”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查找工具书。”有的学生可能会说:“问老师,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用什么方法来学这首词。)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首词。
“同学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词,看你体会到一个怎样的陆游,可以在书
上做批注。有体会后小组内可以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3、 学生汇报。
(1)品读上阙的前两句。
幻灯片出示上阙的前两句,然学生说体会到一个怎样的陆游?学生可能会抓住“万里”和“匹马”这两个重点词语体会到英勇的陆游,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前两句,如果读的不到位,可以补充陆游的诗句和一段古代战争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再读。然后追问“还从这两句的哪个词语中体会到一个怎样的陆游?”学生说到别的词语再相机指导。“封侯”是一个典故,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就由老师来讲解。
(2)品读上阙的后两句。
上阙的后两句要引导学生利用资料理解“梦断” 。再抓住“暗”体会梦断后的陆游又是怎样的陆游,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指导朗读后两句,可以配乐创设情境。上阙学完后再读,体会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情感变化。
(3)品读下阙。
上阙学完后老师过渡“梦断后的陆游又是怎样的陆游”然后配乐范读下阙。“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又听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遗憾的陆游,无奈的陆游,悲愤的陆游,不得志的陆游”等等。
此时老师引读“胡应灭,却”生接读“胡未灭”。
老师引读“鬓不该秋,却” 生接读“鬓先秋”。
老师引读“本应身在天山,却”生接读“身老沧州”。
老师用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 “如果诗人的报国之志能够实现,即便鬓先秋又何妨,可惜啊可惜!”指名读。
“如果诗人的报国之志能够实现,即便 ……此处隐藏6993个字……时期逃难的难民”图片,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这两次战争的情况。
2、接着,让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战争。
3、然后,课件出示世界重要战争年表。鼓励学生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填出战争的名称与经历的年份,并全班交流。
(三)探讨危害
这一层,包含三个环节。
1、首先,课件出示图片以及海湾战争的例子,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初步探讨战争的危害性。
2、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伊拉克小男孩》,并让学生读后,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汇报,进一步认识战争的危害。
3、最后,小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战争摧残生命,战争破坏环境,战争损失财产,战争伤害儿童。
(四)、反对战争
这一层包括两个环节。
1、讨论交流:在战争年代,人们都怎样来表现对和平的热爱。出示相关图片,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阅读,“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拉宾”并交流感受。
通过这两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全世界人民都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五)、热爱和平
展示有关图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和平的可贵及生活的幸福,激发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战争是全人类的灾难,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心理学中,拖延——是指尽管了解其消极结果,但还是对既定的行为活动进行有意推迟,通常会导致不满意的表现。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作业拖拉、吃饭慢吞吞、计划的事情不能按时完成等。
本次心理活动课就是针对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拖延,浪费时间的问题而设计,以李想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认识拖延的具体表现。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拖延在自己身上的表现,在遇到拖延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希望这节课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延,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活动与休息的关系,用积极的态度去争得时间,做事不拖延。我相信,如果能够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对孩子来说一定会终身受益。因此我设计了《和“拖延”坏朋友说再见》这一节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心理辅导课。并拟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拖延的具体表现,学会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做事拖延的危害,找出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克服拖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三、说重难点
我将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认识到自身拖延的行为,改善拖延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而我的教学难点则放在让学生学会改善拖延的方法并应用在生活中。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首先基于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给他们出示一个关于闹钟的谜语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吸引注意力,接下来用闹钟这个可爱的形象引导孩子们观看《寒号鸟》的视频,找出寒号鸟死亡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拖延。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拖延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二找出拖延坏朋友
通过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对“拖延”有了基本的概念,但同时可能也会疑惑,拖延也会存在在我们的身边吗?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近情景故事《李想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大多数孩子假期生活的一个缩影,假期到了,孩子们总是有很多想要完成的事情,但在实际行动中往往事与愿违。总会因为各种事情而分心,时间就这样慢慢溜走了。直到假期快要结束,才开始着急、后悔。总是很疑惑:我的时间去哪了?
这里我会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来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李想计划的事情没有完成?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来找出李想身边的“坏朋友”----拖延。使学生对拖延这类行为产生更加具体化的认识。
在李想的故事中“习惯性拖延”是最大的时间偷窃者,李想的暑假就是典型的“时间拖延”个案。其实许多同学都因无法克服李想那样的拖延恶习,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拖拉。这里我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认识到原来自己有时也是“李想”,也容易出现李想的问题。预设学生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业拖拉
2、吃饭慢吞吞
3、上学迟到……
很多时候明明家庭作业也不多,学生却要做到深夜。特别在考试前,很多同学甚至晚上熬夜,却收效甚微,这都是因为不能抓住每分每秒,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这个设计让学生了解做事拖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麻烦,会影响休息,会影响身体健康,会影响学习。所以我们赶紧和“拖延”这个坏朋友说再见吧!
三赶走“拖延”坏朋友
通过李想的故事和自己的拖延问题,学生们知道了拖延的各种危害,那接下来,学生一定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明白道理就可以的,一定要切实可行,从行动上懂得珍惜时间,改变拖延。这里,我设计让学生按照刚才的小组继续讨论如何赶走拖延,珍惜时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看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多,最行之有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学生们都是有心人,他们都希望做自己赶走拖延这个坏朋友。在学生交流评选之后,我也会给学生们一些有效管理拖延问题的方法。
比如:一 、做事之前先计划,分清主次抓重点。二、善于抓住零星的时间,合理利用整块时间。三、学习一定要专注,先紧后松不分心。四、当日事当日毕,拒绝拖拉。接着引导学生阅读书本45页的18种有效管理拖延问题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具备了一定时间观念,也初步掌握了一些有效管理拖延的方法。
四争当时间达人
在掌握了有效管理拖延的方法之后,学生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在课堂这个有效的范围内,我设计了一个整理书本的比赛,最快整理好的学生可以评为时间达人,以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将抓紧时间做事,改变拖延应用于实践。
五读诗歌提希望
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有效管理拖延的方法后,我会引入《明日歌》的故事来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希望通过这个通俗的歌谣,让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现在的事情马上做,养成做事不拖延,抓紧时间的好习惯。接着引导孩子制定《今日计划表》,为自己做一份计划,和同桌互相监督每一天的完成情况。最后我会让学生回家完成书本上的这个亲子分享的环节,让孩子从父母口中了解自己是否有拖延的习惯,应该怎样改变。我还会让学生们搜集一些珍惜时间的格言,把它们做成书签送给自己的同学,既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也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他人。我相信,如果学生从小就直到要改变拖延的坏习惯,懂得珍惜时间,一定会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