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初中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初中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初中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
2、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地纬的划分标准
3、理解经纬网并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4、培养学生观察、演示、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理解经、纬度及南北半球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遥望星空,看到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
一、地球的形状
学生预习,回答地球的形状
展示地球卫星图片,理解地球的形状
(过渡)在古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结合板图讲述盖天说和“混天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过渡)直到1522年9月,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一周的航行,才从实践上证明了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
利用地球仪展示麦哲伦航行的路径,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设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设问:地球是个规则的球体吗?(学生阅读材料,回答)
(过渡)地球很大,究竟有多大呢?
二、地球的大小
学生阅读P16图2-5,用图中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师利用“中国的面积”“珠峰的高度”说明地球之大。
(过渡)要掌握巨大的地球的很难,于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地球仪
(活动)
学生四人一组,找出地球仪上的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演示地球自转,指出地轴的含义,而后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学生从南北两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
第2课时
复习前一节的内容
(过渡)在地球仪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圈和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他们就是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一)经线和纬线
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P16最后一段文字和P18最后一段文字,完成表格练习
纬线经线
概念
形状
指示方向
长度
教师利用经纬网,引导学生理解经纬线的特点
设问:在地球仪上,纬线有多少条?经线有多少条?
(过渡)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分别将它们各自规定了一定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展示表格,学生阅读P17-18文字,讨论交流
纬度经度
度数范围
0度经纬线划分
经纬度划分
半球划分
结合地球仪理解经纬度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尤其突出在地球仪上如何判断东西半球。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P18活动1、2、3,理解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东西经,而后出题检测。
四、经纬网
(创设情境)如果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你作为该船的船长,你会如何向救援船队报告船所在的位置(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要确定该船的位置,就需要学到和经纬网有关的知识。如何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如何一点的位置呢?
举例说明:假设你要向老师报告你在教室里的位置,你会怎样报告?
说课稿初中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
《落日的幻觉》是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自读课文。本单元课文全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事理性说明文。从学习的思想情感目标分析,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周密的科学思想方法。从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则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2、教材在单元中的作用
本文是单元学习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有其特别的作用。可以将它当作对前四篇文章学习的一个知识性的总结和巩固练习篇章,从说明文学习的四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回顾复习,检验学生是否能明确掌握一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其中,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又以能分析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为重。
3、教材学习存在的难点
《落日的幻觉》的说明对象是落日时容易引起人们幻觉的几种现象,文章从物理、天文等角度对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说理较抽象,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二学生而言,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存在知识性的难度。虽然这些常见却不为大家所了解的现象能够极大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本文出现一些专业性词汇,也会造成学生的阅读困难。因此,教师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就成为了能否上好这堂课的钥匙。
二、说学情
初二(11)班是一个很优秀的班级,与其他班级相比,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借此班比赛上课的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挑战。根据我对他们的了解,该班学生的竞争意识强,主动学习的热情高,语文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只要能激发起他们的争强好胜之心,让他们作好课前预习,我相信他们能很快地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
三、说构思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一堂以知识竞赛为大框架的教学,确定了整堂课的教学构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本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落日的幻觉的成因。
(2)理解并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3)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例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及方法。
2、从写作的角度学习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来结构全文。
(三)教学难点:分析本文(事理性说明文)的.顺序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上网查阅资料了解课文相关知识。
教师:查找图片,设计课件。
四、说教学方法
1、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形象联系法、指导归纳法、拓展思维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形象联系法、指导归纳法、拓展思维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教学目标自主学习课文。
通过分组知识竞答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回答问题;通过图片联想将课文当中的抽象说理转化为形象思维;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梳理学习说明文的整体思路;通过迁移联系把物理所学新知、语文旧课知识熔为一炉,体会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的特点;通过看图写文加深对说明顺序在说明文中的重要性的理解,并反馈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深度。
2、 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从网络下载了多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播放舒缓的音乐弥漫于学生自读课文时间段,营造一个愉快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促发思维的生成,并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创造能力,品尝想象带来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目的地到图书馆和网络世界中去搜寻所需信息材料,丰富拓展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3、教师发挥好知识竞赛主持人的作用
因为整堂课以知识竞赛为大背景,所以教师对课文的讲解要尽量少,让学生担当课堂的主角,我只需要作好主持人的工作,时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语言多一些鼓动性和煽动性,就能很好地营造出积极热烈而又公正有序的课堂氛围。
五、说学法指导
这篇课文内容抽象生涩,语言虽有文采却多专业术语,会妨碍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预习工作至关重要,上课之前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查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联系新开设的物理学科,进行学科渗透学习,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激发起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学习的重点落脚在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的掌握上,重点突出在对说明顺序和方法的分析运用上,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前后的迁移练习。指导学生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参与自主学习,从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胜利的自豪感。
六、 说教学程序
(一)前言:说明本堂课以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用鼓动性语言激发学生的争强好胜心。
(二)导入:请学生观察四副图片,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由此联系古文《两小儿辩日》,使学生对两小儿不同结论产生置疑,进而引出落日会造成一些幻觉的话题。展示标题《落日的幻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自主学习要求。
2、根据学习要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确自读课文时间并按照要求阅读文章。)
3、检查学生对字词的预习
4、弄清本文文体。(说明文分类的标准)根据刚刚学到的新知识,分析本文应该属于哪种说明文。
5、如何引出说明对象。根据以下提示阅读1——3自然段,回答填空题。
6、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他们勾画的语句。
7、根据图片让学生用科学道理来解释落日中的几种幻觉形成的具体原因。
(1)图一
(2)图二
(3)图三(迁移物理知识,让学生用“色光的混合原理”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4)图四(迁移物理知识,让学生用某个物理实验来举例说明这种现象)
(5)图五(迁移语文旧课所学知识来解释原因)
8、以提问引出小结。
(四)再读课文,实践学习
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旧知复习:说明顺序。
(2)4——7自然段写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了什么顺序?
具体来说,属于逻辑顺序中的哪一种?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发言。
2、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旧知复习:说明方法。
(2)实践运用,判断下列句子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五)学以致用,各显其能
请根据一定的说明顺利介绍这幅图片。要求:
1、运用1—2种说明方法。
2、字数200字左右。(交流写作成果)
(六)结束课堂:盘点各组知识竞赛得分,得分最高组胜出有奖,单项表现突出者有奖。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说教材
目前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参中的辅导案例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形成了本次《学会合作》这一辅导内容。该辅导主题属于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中的人格心理辅导之人际交往辅导。它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训练学生交往的技能、让学生学会竞争和合作、社交障碍的克服。本次的辅导主题合作就是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养成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得学生勇于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二、说学情
随着小学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开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总是以为自己是正确的。此外,随着竞争在社会领域的日益普及,校园内学生间的竞争冲突也日益突现,学生间竞争加剧,合作观念却逐渐趋向淡薄。因此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各自为战,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同学“合不来”,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共处共事,甚至不愿意或不屑于与他人合作。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到合作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明白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同学之间应该在合作中共发展。
2、初步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的技巧,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3、学生能通过游戏情境尝试合作,在合作中提高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这是本课的中心,是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基础比较薄弱,很难通过一次游戏来领悟,因此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建构主义要求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尤其是心理活动课,不能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感知。心理活动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是学生自我体会、自我领悟的过程。因此本课的教法是情境法、讨论法、游戏法;学法是自我探究、合作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PPT课件、空白POP、彩色笔、《千手观音》视频、卡纸
七、说教学过程
本次辅导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看图讨论,自由回答;问题情境,加强理解;游戏导入,深化体验;视频观摩,延伸课堂。
环节一:看图讨论,自由回答
PPT展示5·12地震救灾照片。提出问题:看到这些感人的照片大家想到了什么?对汶川大地震中出现的各种感人事迹大家的印象一定比较深刻,所以通过重温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来引出合作。
教师归纳: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再困难的问题都能解决。
引出“合作”后,进而提出:生活、学习中哪些事情需要与人合作?(学生虽然对5·12的感人事迹印象深刻,但毕竟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感受比较浅,所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寻找合作的身影。)ppt展示教师选取的典型的三样事情:打篮球,六一汇演,文明班级的建设。这三件事情涉及生活、学习、班级,说明合作无处不在。
环节二:问题情景,加强理解
PPT呈现问题:①有同学考试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并答应给好处,你能与他合作吗?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合作的原则,加深对合作的理解。学生通过思 考然后回答,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②哪些事情不能与人合作?让学生自己寻找不能合作的事例,让他们自己理解哪些事哪些人不能合作,加深印象。
小结:与人合作要坚持原则,分清是非,与好人合作,不与坏人合作,与友善合作,不与丑恶合作…
环节三:游戏导入,深化体验
游戏:图画接力赛
目的:这一环节进入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工作阶段,是本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所在,因此花费的时间也最多。笔纸练习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较为便捷的一种 活动方式,它可以通过书面方式来表达团体成员的观念和想法,并在团体内讨论各自的观点,不仅可以深化自己对诸天的认识和思考,也可以通过分享进一步作自我 认识和了解他人。此类活动有助于将注意力及讨论重点加以聚集,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图画接力赛这一游戏,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合作的重要 性和技巧,培养学生合作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游戏中,成员如果各执己见,不能充分讨论协商,会由于意见不集中而耽误了时间,无法顺利完成任务。如果成员协商充分,意见集中作品不仅有创意而且所花时间少。
游戏流程:
1.分成五组,每组10人,选取组长。
2.各组成员在限定时间内(10分钟),一个规定的主题下(我们的明天),通过讨论,发挥想象力,轮流接力将图画完成,每位成员限定1分钟。(多部 组员都需参加)。(有些学生可能不愿意参加或者觉得自己画的不好,想让画画好的学生来代笔,所以我会着重强调每位组员都需参加。)在游戏过程中,我会注意 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从中了解他们的合作态度合作能力,此外还会在游戏中鼓励那些比较内向不好意思画画或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团队游戏中来。)
3.完成后由组长对图画进行解说。
4.投票:哪组的作品最棒。(很大一部分学生都会认为自己组的作品是最棒的,这部分的设计也不是要真正评出哪组好哪组坏,而是让学生明白唯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完成作品,作品就是他们胜利的奖品,让他们享受合作带来的胜利喜悦。)
游戏结束以后提出问题:通过这个游戏,你有怎样的感受?(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尽可能多叫些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小结:只有合作,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合作中要互相信任、互相沟通,互相配合,合理分工,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环节四:视频观摩,深化主题
播放《千手观音》视频,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合作之美,并以此结束本堂课程。
八、说板书
学会合作
一、合作无处不在
二、合作要坚持原则
三、合作中要互相信任、沟通、配合、合理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