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6 19:25:28
【推荐】说课稿3篇

【推荐】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

1、 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

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本节我安排了例5、例6。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 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转自数学网 )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用课件出示以“兔子和猴子找食图”为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复习铺垫,建立联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领悟算法--→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回顾反思,升华提高。

详见教案

五、说板书

本节课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板书如下: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0÷3=0(个)

309÷3=103(千瓦时) 420÷3=140(千瓦时)

说课稿 篇2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四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应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依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应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最终熟练地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设计理念

七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又刚从小学升上初中三周时间,人人都自信满满,摩拳擦掌,准备大施拳脚,因此我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问题串"引领整个课堂,请同学们通过动脑、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并利用组间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法则,运用法则。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3. 让学生通过研讨、分类、比较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四、学情分析

1.学生非常熟悉正数加正数,正数加零的情况。

2.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绝对值的相关知识已经掌握。

3.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

五、教学策略

1.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六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由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到运算的作用,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个环节的要点及时归纳,并准确地表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教学流程

1.回顾旧知,启发思维

展示课件上的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

(3)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大?

7和4; -7和4; 7和-4; -7和-4

【设计意图】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

2.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问题一: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答:正+正,负+负,正+负,正+0,负+0,0+0.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明确研究数学问题一般所应采取的具体步骤。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因为在六种不同的情况中,学生们四种都已经熟练掌握,仅剩两种需要攻克。

问题二:你能举出需要运用有理数加法的知识去解决的生活实例吗?

请同学们举自己熟悉的例子:①西安夜间平均气温为16 摄氏度,白天的平均温度比夜间高9摄氏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②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气温为-150摄氏度,白天比夜间高27摄氏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多媒体展示题目)

师:同学们已经有了研究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准备知识了。今天同学们有信心和我一同当回"研究生"共同研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吗?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体会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同时肯定学生的知识准备,树立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尽快参与到教学中来,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问题三:你能根据同学们所举的例子总结出正数+负数、负数+负数的运算规律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总结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 的两个数相加得0.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老师总结口诀:"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等距零正好,异号不等‘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

【设计意图】感受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各种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展示有理数加法的所有可能情况,使学生体会数学思维的规律性和严密性,感受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直观感受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法则,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新知深入体会

例1计算(-3)+(-9)。

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

解:(-3)+(-9)=-12.

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

课堂练习:

1.计算(口答)

(1)4+9; (2) 4+(-9); (3)-4+9; (4)(-4)+(-9);

(5)4+(-4); (6)9+(-2); (7)(-9)+2; (8)-9+0;

2.计算

(1)5+(-22); (2)(-1.3)+(-8)

(3)(-0.9)+1.5; (4)2.7+(-3.5)

3.用">"或"

(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 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 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4) 如果a<0,b>0, |a|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熟悉法则,并养成"算必有据"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渗透了研究一般与特殊关系的思想。

问题四:你能尝试着使用数学语言将有理数加法法则表示出来吗?

(1)如果a>0,b>0,那么a+b=+(|a|+|b|)

(2) 如果a<0,b<0,那么a+b=-(|a|-|b|)

(3) 如果a>0,b<0,|a|>|b|,那么a+b=+(|a|-|b|)

(4) 如果a<0,b>0, |a|

(5)a+0=a.

【设计意图】有意识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表达的能力,将数学书写渗透到每一节课当中。

(四)延伸拓展敢于挑战

问题五:和一定大于加数吗?和与两个加数这三者之间的有什么大小关系?

问题六:小学学过的运算律是否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也给学有余力的.同学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五)归纳总结感受思想

(1)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在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本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1)P56 习题1、3

(2)请同学们回家用有理数牌和父母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比赛。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七、设计说明

1.通过"问题串"的设置,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通过"互举例子"、"小组竞赛"两个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3.通过法则的符号化 ,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数学表示能力的提升。

4.在活动中注重运用态势、语言对学生进行即兴评价,在整个评价的设计中安排多维评价:既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又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发展水平、还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单元所有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这一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让学生体会人间亲情的美好,懂得珍惜亲情,学会感恩和回报。本课要求学生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唤起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并联系实际生活感悟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具体,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我”和妈妈两代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申请,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

教学难点:唤起学生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在这堂课中,综合了引导法、谈话法、讨论法及情境性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启迪心智、感悟积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民俗风情的民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并且每个节日都要吃一些具有代表节日气氛的食物。你能说说你知道的节日和这天有什么代表性的食物吗?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饺子”。

再次质疑:饺子本是平常物,但是文中的饺子加上了花边以后,便不再平常了,这个花边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赶赶快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划分段落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结合工具书自主学习。理解本课的词语,例如:拮据、破天荒、威风凛凛、雷打不动等词的意思。

再让学生想一想,并讨论一下,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

师生交流、总结:

1、小时候,全家一起包饺子,妈妈把肉馅包进花边饺子里,让“我们”吃。

2、家境好转后,妈妈依然爱吃饺子,每当包饺子时,妈妈便很兴奋。

3、“我”为了讨老母亲的欢心,包花边饺子。

结合上面说的三件事,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着重强调第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通过再一遍深入地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思考四个问题:

1、妈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使学生从中体会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2、后来“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为了给妈妈送去祝福,表达母子之间那浓浓的爱。)

3、课文为什么用“花边饺子里的爱”做题目?

(本文以花边饺子为线索,写出了母子之间的浓浓的爱,母亲包花边饺子给儿子吃,体现了无私的母爱,儿子包花边饺子给母亲吃,包含了对母亲的祝福和对母亲的爱,用它做题目非常贴切、形象。)

4、开放题,让学生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小事能体现父母对你的爱?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要有感情,教师可适当点拨并示范朗读,朗读基调应平和且充满温馨。

(五)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关心、爱护我们的人,他们都是谁呢?是啊,有亲人、有朋友、有老师,你现在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让我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推荐】说课稿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