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4-04-17 06:02:45
【实用】说课稿初中5篇

【实用】说课稿初中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初中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初中 篇1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欧姆定律是反映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

B:技能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欧姆生平,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说学生

1.学生结构

本班有54名同学,男生28名,女生26名。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平衡的原则分成九个小组,成员角色有组长、副组长、操作手、记录员、发言人等,成员轮流担当。

2.知识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能力基础

经过几年的自主互助学习性课堂的实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根据几年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

1.在学生前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2.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3.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时间3分钟]

复习: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自主总结结论。[时间35分钟]

1.根据上节探究数据的基础,让学生讨论,自主得出结论: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强调两个一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达成教学目标之二技能目标)

2.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具体做法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意思是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欧姆定律应用之一

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例1有老师集中讲解,例2、3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老师点评:

①叙述欧姆定律时,注意电流的关键词是“中的”,电压的关键词是“两端的”,电阻的关键词是“的”。

②I、 U、 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

③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主单位)

④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

⑤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5.欧姆定律应用之二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①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暗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说明电阻变大了。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②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并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亮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了,说明电阻变小了。

实验反思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为什么串联后电阻变大?并联后电阻变小?从前面学习过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不能得到解释。

结论:电阻串联,越串越长,所以越串越大;电阻并联,越并越粗,所以越并越小。

难点的突破

①采取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电阻的串并联引起的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自主得出结论,能更好的证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

②在实验之前,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大胆的猜想,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驳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同时,他会在实验中体验到快乐与兴奋,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 小结:[时间4分钟]

1.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 ……此处隐藏5063个字……>

然后,根据学生的发现: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体画出的是圆。(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2)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出各种办法,并及时给予表扬。

(3)然后,全班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这时教师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培养他们语言的条理性,思维的逻辑性。

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游戏:我说你想

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我说你想”的游戏,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说一说

教师谈话引入: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出示课件)谁能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教师接着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 , , , , 吗?请你们离开座位去找一找、摸一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这样设计的目的: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反思明理

课堂小结我让学生自己起来总结: “我学会了什么”“我是怎样学的?”“我还有哪些不足?”。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四)、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本节课我设计了趣味练习和开放练习。

1、趣味练习:

摸物体游戏: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百宝袋,里面盛有形状各异的物体。游戏规则是:每个同学听教师的口令在自己小组的百宝袋里摸出指定形状的物体。摸完后,哪个小组的同学摸的对就为胜,摸的不对就为败。(比如先用手摸出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再用手摸出两个面都是圆的物体,最后用手摸出面都是正方形的物体。)

2、开放练习:

用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出你喜欢的图案,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拼得图案最多最美。

教师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具体分析它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

以上练习的设计,即有巩固性,又有趣味性,还有创造性,适合不同特点的学生,特别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拼法灵活多样,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施展创造才能的机会,较好的发展个性,同时体现了“人人学好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大众数学教育思想。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我的板书设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说课稿初中 篇5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被破坏》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部分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教育,贯穿着“正确认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一思想。整个第二课既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又是第三课落实环保行动的前提。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就不会有意识地关爱和善待自然,不会主动地保护自然环境。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世界特别是我国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人类对环境有保护和改善的责任,为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初中生活,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又正值春天,是学生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好时机,对于环境的状况学生尤为关注;学生在地理、生物、语文、英语等课程对于环境问题有所学习,再加上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报道,学生对于资源、环境问题并不陌生。但是学生的活动范围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教师应及时地给予指导。

当前环境被迫破坏的状况,特别能震撼学生们的心灵,激发学生亲近自然、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应该不会很困难。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环境的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能力】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状况,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现象,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教学难点:环境破环的后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指导阅读法。

指导学生的课上阅读活动,重视课上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并点拨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做好辅导工作。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挂图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上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主动地“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习小组课前对当地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信息,课前准备好调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教师准备:符合教材的案例资料和图片。

七、教学过程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与探讨,我们知道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水资源,还是土壤资源与空气资源,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人类对这些资源的破坏,恰恰又反过来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沙尘暴、龙卷风、洪水,等等,都严重伤害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成长。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

《【实用】说课稿初中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