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1-30 17:16:27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说教材: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第5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强调了两点,一是欣赏、二是制作。对于这两点我主观认同,并在讲课过程中加以挖掘。首先增加有艺术性的图片,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力;同时辅以适合学生程度的制作材料,降低制作难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眼高手低”。

说目标:本课是一节既有知识性又有实践性的综合课。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本节课中了解面材成体知识,同时学习制作方法;德育目标要求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体会创作的愉悦,与生活相结合,美化生活,提高情趣;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尝试制作一个纸浮雕作品。目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说重、难点:本课的落脚点是制作,因此作为重点的纸浮雕制作步骤,一定要讲清楚,让学生在制作时头脑清晰,有的放矢;针对难点,即纸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教师旨在引导,侧重学生的思考练习,不做精、高、难要求。

说教法:本课教法主要有讲授法、展示法、演示法、讨论法。教法的穿插,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展示法、演示法起到一个“视觉刺激”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讲授法在本课应用时要有引导性,使学生有一个“听觉刺激”,从而使学生放松情绪,进入情景。

  说学情:本课针对的是初一学生,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好奇、活泼、情绪饱满:但胆小、上课发言讨论不充分、动手能力相对不足。针对学情,本课以赏带练,边看边讲,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同时,降低作业要求,使学生克服畏难心理,从而“放下包袱,开动脑筋”。

说过程:本课教学过程遵循这样一个主线,了解知识—欣赏图片—学习方法—尝试制作。(这样安排使本课脉络分明、层层递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领路人”。)

  导入新课:纸既是艺术的载体,又是艺术品,通过精巧的双手我们 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

一、了解纸浮雕基本知识:

1、什么是纸浮雕? 展示教师作品《龙》 思考讨论

2、材料:

1)纸质材料:包括硬纸、软纸、白纸、彩纸; 举手回答

2)其他材料:剪刀、刻刀、铁笔、格尺、胶水;

二、纸浮雕作品欣赏:屏幕展示

1、欣赏:教师讲解; 欣赏观察

1、欣赏思考:纸浮雕作品的制作方法? 讨论回答

三、纸浮雕作品的制作方法及技巧:屏幕演示

1、折:直折、曲折(利用铁笔或油笔); 静听了解

2、剪刻:剪刀(直线部分)、刻刀(曲线部分); 练习

3、卷:铅笔卷(软纸)、格尺抽、桌边磨(硬纸);

四、纸浮雕作品的制作步骤:

1、造型设计:构思形状、大小、色彩并画好图形; 静听思考

2、分部剪刻:将画好的图形分步骤剪刻;

3、组合粘贴:将各部分进行组合粘贴;

4、进行调整:整体观察,调整局部。

五、互动练习:

1、 利用工具制作一幅纸浮雕作品; 静听

2、 要求:合理利用工具、材料; 尝试创作

制作干净,合作完成;

六、板书设计:

5、纸 的 立 体 表 现——纸 浮 雕

一、纸浮雕的基本知识: 三、制作步骤:

1、什么是纸浮雕? 1、造型设计:形状、大小、色彩;

平面——半立体 2、分部剪刻:

2、材料: 3、组合粘贴:

二、制作方法: 4、整体调整:

1、折叠:直折、曲折; 四、课堂互动:

2、剪刻:剪大、刻小; 1、小练习:折纸、卷纸;

3、卷:3种方法; 2、制作作品:合作完成;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二年级下册的第24课。它所在的第六单元课文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的,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文主人公“渴望要小汽车”和“坚决不要妈妈买”这一巨大的心理反差,强烈地向我们传达着“爱母亲”的信息。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认11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孩子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自主合作探究、自读自悟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合作学习一:

1、借助拼音小组合作读课文,争取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内认读生字、词语,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认读情况。

3、用上其中的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谁干什么,怎么样。)

三、品读感悟

合作学习二: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可以一人读一段,读的时候注意倾听,如果他读得好,请向他学习,如果读错了,请你为他纠正。

2、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喜欢这篇课文里的哪个人,读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依据,并画上横线。

3、交流汇报,达成共识,相机板书:懂事的小男孩、善良的阿姨、为难的妈妈、有爱心的小女孩。

合作学习三:

1、分角色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延伸体验:学完课文,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懂事的男孩

无奈的妈妈关爱父母

善良的售货员阿姨关爱他人

有爱心的小女孩

五、教学反思

精彩点:

1、导入恰当。

2、师生齐写课题,形式好。

3、出示文章图片好处多。

恰当点:

合作一,选择正确。如:读文要求读通顺、认字、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有提示语,如: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这样就降低了坡度。

改进点:

1 ……此处隐藏6910个字……词的意思,师概括:自以为了不起,瞧不起别人,这是“骄傲”的一种意思。再出示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员的图片,指读句子。师概括:因为努力而成功,让人自豪。这是“骄傲”的另一种意思。接着,我揭示并补充课题,让学生说说课题中的“骄傲”是哪种意思,再通过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并让学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把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交给学生:你想听老师读还是自己读课文?在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学生字词。我安排了一下四个环节 1、自读课文,标自然段,想办法认识生字,并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出示词语课件,以多种形式读生字:点名读,男女生读,齐读,随机读3、哪个字你认为不好记,说说你的方法。4、在学生充分认读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解决学生读课题时的质疑。让学生在读书中,在生活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再与同学的相互交流中识字,记字,丰富了学生的识字经验。多种形式的巩固,促进了学生的识记,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三)、朗读课文,学习第1-2段

(1)抓比喻句,感受孩子游戏时的开心,有趣。

在学生反复读这个比喻句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从比喻句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石头像子弹一样快,很有趣;还可能会说:石头像流星一定很漂亮。为了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我让学生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境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小主人玩石子时的心情。通过“朗读感悟法”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活动”这一目标。

(2) 联系生活,想象体验。

每个人都有感到害怕的时候。课文中的小男孩犯的错,学生们们可能也犯过,都有过闯祸后的亲身体验。所以,我引导学生想象:你有没有犯错的时候?你遇到过什么害怕的事?学生可能说:碰到一条可怕的蛇。还可能说:天黑了,一个人在家。还有的学生会说:碰到打雷,闪电会害怕。“当你遇到害怕的事时,你有什么表现?”有的学生会说:拼命的跑,免得被咬到,还有的会说:赶紧躲在被子里,等妈妈回来。“对呀!咱们遇到害怕的事,会这样做,那,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做的?”以谈话的方式,出示句子:“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为什么害怕?他在怕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他怕被老奶奶抓住;可能会说:害怕老奶奶上家里告诉父母;还有的可能会说害怕要赔钱。在课件展示这句话后,我让学生反复自读这句话,并采用男女生读,挑战读的形式,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体会小主人公害怕的心情。

在本环节,通过“想象体验法”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通过抓重点语句的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活动”这一目标。

(四)、写字指导

因势利导,指导写字“玻璃”、“破碎”。首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一读,再次强调“玻璃”读轻声,再让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的发现,学生可能会说,“玻璃”这两个字都是“王字旁”的,“破碎”这两个字都是“石字旁”的,同时,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最后让学生自己提出书写生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范写生字,边写边讲。学生描写生字,最后师生评议。

六、说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本课起到复述的作用。本文我是抓住小男孩的情感变化进行板书设计:

22 我为你骄傲

快乐

害怕

说课稿 篇7

《花儿也会放风筝》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本单元进行说课:

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 说教材

《花儿也会放风筝》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儿童诗,作者用儿童的语气,描写了一幅有趣的场面:孩子们快乐的放风筝,花丛中同样的放飞着许多小小的风筝——那就是同样快乐的一只只:“彩翅膀的蝴蝶和长尾巴的蜻蜓”。全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孩子们、风筝、花、蝴蝶、蜻蜓,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闹春图”,呈现出一幅表现大自然和谐统一,人和其他小生灵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丽画面。根据新课改理念和班级学生实际我给这可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会用9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人与自然界中小生灵的密切和睦关系,进一步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小生灵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人与自然界中小生灵的密切和睦关系,进一步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小生灵的意识。

三、 说教法、学法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统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然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

四、 教学流程

(一) 抓住课题,启发质疑

1、 出示春天美景和小朋友放风筝的画面。

2、 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样先创设情景,激发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课题入手,鼓励学生质疑,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整体探寻课文内容。

(二)以读为主,人文合一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课文,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为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铺路架桥。

2、细读课文,主动探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交流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只有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研读课文,共享成果

(1) 细读第一小节,感受快乐。

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诗句,用心体会感悟,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中心的极好方法。

(2) 精读2~4小节,展开想象。

阅读想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思维、想像的空间,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像,有助于提炼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想象水平和阅读质量。

(四)培养语感,积淀情感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使学生真正进入到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而老师带头背诵,则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有助于学生语言和情感的积淀。

(五)拓展延伸

放手让学生写心中所思,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同时为学生创造与文本再次“亲近”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