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说课稿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基于以上对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我拟订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其中目标2、3是教学重点,目标3是教学难点。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调查与访问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读,首先联系生活,激疑导入:板书课题:“番茄太阳”,指导读题并质疑,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检查初读情况,相机对盲童的盲,忙碌的碌正音,对文中比较长的语句重点加以指导,并通过理解艰难、捐献等词语的意思,在读通顺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课题为什么叫”番茄太阳“?再次走进文本,进而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层次,并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最后布置摘抄好词佳句的作业。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第二课时,我将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复习导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感悟“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1、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组织学生回顾上堂课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简笔画笑脸,从而自然呈现出“明明的笑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的学习,也就进入本课的第二环节。
2、精读感悟。这篇课文尽管篇幅较长,但文章是围绕两条线索展开抒情:一、是明明的笑,二、是明明的笑对作者的感染。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围绕课始的这一问题,我将进行这样的预设:
(一)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给学生创设自主阅读的空间。
(二)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
1、发现“笑”的语句,初悟“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一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明明的笑的语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番茄太阳”的含义分别是明明心中的太阳、明明的笑脸、明明真诚的爱心。板书简笔画。
第二步:朗读自己最喜欢的笑的语句,再次感受,品味,想象明明的笑脸。
第三步:指名朗读喜欢的笑的句子,并相机媒体播放明明的笑声,追问“这笑听起来……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仿佛看到女孩……”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悟出一个鲜明的明明,她亲切、天真、可爱。
2、深入“笑”后背景,再悟“番茄太阳”的别样意义。
第一步:读了这么几句明明笑的语句,你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顺势引出第六自然段,悟出明明是个盲童的背景。
第二步:引导学生联系课前的调查展开讨论:明明是怎么和外界接触的?会碰到哪些困难?感受明明的可爱让人“隐隐心疼”。
第三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读明明笑的语句,使学生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震撼,为明明虽是盲童却如此坚强、乐观、开朗而感染。
第四步:我面对这样一位坚强、乐观、开朗的女孩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抓住体现我心情变化的语句中的表示心情的词语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朗读品味体现我心情的语句,体会我被明明的笑深深感染了,明明就是一个温暖人心的“番茄太阳”。
3、迂回“笑”的内涵,三悟“番茄太阳”深层内涵。
第一步:出示句子“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反复朗读,使学生体会到明明宁愿自己再变成残疾也要让阿姨站起来。使学生心中也和我一样除了涌动着真诚的感动外,还体味到了爱心包含的含义。
第二步:是什么能使盲童拥有这样灿烂的笑,引导学生抓住第3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来回抚摸、耐心、妈妈也在笑”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对明明的浓浓的爱,抓住14自然段中我耐心的回答女孩的问题,并介绍作者背景资料感悟我对女孩纯真的感怀。抓住15自然段“有人为明明捐献了眼角膜体会社会上的他人对明明纯纯的爱,使学生对爱心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最后进入第三个环节总结课文,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飞吧,断翅的小鸟》互相谈谈感受,布置作业,积累勇于面对困难的名言警句。
说课稿 篇2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蒲公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分别告诉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怎样理智看待别人,怎样拿出实际行动。《蒲公英》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取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起着示范作用,我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和运用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也看到蒲公英种子的探索精神,但不提倡无谓的牺牲。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教学难点:深刻体会寓言的含义。
教学突破: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
二、灵活多样,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蒲公英传播种子、发芽生长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拔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 ……此处隐藏10380个字……,调整课堂预设。
2、数的组成题:从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如7可以分成2和5,还可以怎样说:2和5组成7,从这一题的练习中,初步为填未知数的方法奠定思维策略基础。
3、猜一猜:联系学生学校生活实际,体育老师要准备10个篮球,图上有6个了,盖住了几个?学生会利用学过的知识猜出答案,这里不知道盖住了几个,与本节课未知数一词的教学埋下伏笔,让未知数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体系中。
二、教学圆珠笔图。
1、课件先出示一个空盒,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观察到了什么?(学生:我看到一个盒子,我看到有10个格等等),这让学生的回答出现预想的一个数10,提问:猜一猜老师会在里面放什么?让学生充満好奇心与参与的热情,教师儿童化的语言,与课堂一体,带动学生愉快的学习。演示放笔过程(学生数出放了7枝)板书7,再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认为可以放几枝(一共),再次出现10(板书10)提问:你们知道老师还要放几枝吗?回答:不知道,因此引入我们把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
2、未知数的表示。用小括号,先请学生书空(台上演示大大的小括号),师范写,此时板书有:7()10,师讲解把已经放的和还要放的合起共是10枝,列一个算式:7+()=10(这一步没有让学生列,因学生并不会念7+几=10,多数会说成7+3=10,此处要学生掌握7+()=10的读法),师范读,学生读。
3、7+()=10,括号里应填几?你怎么想的,让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想法,再汇报。学生会有多种方法,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并有意识让学生联系已学知识,从图形的直观到数的组成,初步跳出图形,同数的组成和加减法的方法来思考。
三、教学小旗图
1、说图意。
2、画小旗
3、说算法
此环节中学生的思路有很多,有先算出来再画的,有边画边算的,提倡方法多样性,特别是先算后画的,让学生逐渐脱离实物,把直观感知提升为数的抽象思维。
四、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1、做一做墨水瓶,水壶,同桌计论,交流算法,然后发言。
2、练习题中鸡蛋,汽车题目,同上。
把这两道有图的题放一起,继续积累实物的感性经验。
3、画小圆图,尝试让学生盖住图形,填空,或者有人先画图再填空,多种方法。学生根据自已情况选择喜欢的方式,学自已喜欢的数学。
4、奖品中有题,激发学生在课堂末尾疲劳的思维,再次让学生热情高涨,奖品后的一句话,及时的思想教育,这一步的练习完全脱离实物,重在算理的掌握。
5、小猫钓鱼。□+□=10,3+7=10,由此引入开放题目。□+□=10,如1+9=10,2+8=10等等。
五、你想把今天的学习情况告诉给我们希望小学的小朋友吗?
自我的评价与认可,让学生在最后带着成功,快乐的心情结束本节课。
本节课的预设是好的,课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也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有了心理准备。启发示的提问让学生一步步掌握本课内容,走近学生,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关注,得到认可,体现人文精神,老师的热情与课堂学生融为一体。不仅是语言上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师生心灵的沟通。尽力体现学生学自已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但对教材理解的不足,重难点的处理上也许会把握的不够,对学生的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想不够,会出现课堂纪律混乱等现象,出现非预设现象。
说课稿 篇9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剖析的是《杂技表演》一课,整个剖析分三部分来完成。
一、剖析教材
《杂技表演》是浙教版第六册第七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所谓造型表现领域即是让孩子们通过看看、做做、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杂技艺术的悠久历史,感受杂技特有的艺术魅力,并能用泥塑的方式去表现杂技的动作形态。由于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已积累了一定的泥塑经验,鉴于此,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杂技艺术,通过欣赏中外杂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练习与创作,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认识和泥塑语言的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能用橡皮泥塑造一个正在表演杂技的人。
情感目标:能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杂技艺术的热爱,增强对泥塑的喜爱。
明确了教学目标,那么教学重难点也显而易见了:重点:了解杂技艺术,能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姿态。
难点:对泥塑形态特征的表达和造型变化,能抓住运动时某一特有的褚锦姿势来塑造形象。
二、剖析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上新课标新课程设计要体现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在教学中我始终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游戏导入,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评价中激励学生去点评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进一步的创作想象。
三、剖析我的课堂本课的设计
我是从学生的层面上去思考的,分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游戏表演导入第一环节这一环节我用游戏表演导入是因为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的孩子还属于低年龄阶段,做游戏能最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表演顶碗走板凳游戏中让孩子去观察、去思考,从而进入本课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教学重点。
第二环节:花样把握重点第二环节为了让孩子们掌握重点,我设计了三种教学方式:1、说,先让孩子们欣赏杂技图片,说说各是么杂技运动,从哪些动作上发现的。
2、3、猜,请几个孩子表演一个杂技动作,让大家猜一猜。
做,把老师事先分发给他们的没有动态的泥人,动一动、改一改、变成一个在耍杂技的泥人。
这一环节学生充分占据了主体地位,学起来也非常带劲。重点接受了,接着就是突破难点了。
第三环节:突破拓展第三环节在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尝试用橡皮泥自由创作一个简单的杂技泥人,并向大家介绍。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在小试牛刀之后孩子们都变得跃跃欲试了,那么就赶快进入第四个环节,一起大胆创作吧!第四环节:激励创作,无限想象。
第四环节首先播放杂技表演的民间音乐,伴随着音乐声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一件表现杂技表演的泥塑组合作品。
让学生的想象自由滋长,很多时候,精彩的意外就是这样出现了!第五环节:展示评价第五环节评价中我主要设置这样几个问题:猜猜他们表现了什么杂技运动?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还可以更好去表现?激励孩子去点评他人的作品,目的是让孩子在点评前仔细观察他人的作品,点评时发现别人的优缺点,点评后能再一次地进行创作想象。
第六环节:课外拓展在最后,我给孩子们欣赏了杂技表演的片段,再一次增强他们对杂技艺术的热爱,告诉孩子们杂技的中心精神就是排除困难,乐观向上。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积极面对每件事,乐观面对每一天!我今天的剖析就到这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